國家地理頻道 重現鄭成功古船
歷經3年,由行政院文建會補助、臺南市政府辦理的「十七世紀臺灣船復原重現計畫」,現已由國家地理頻道團隊完整製成HD 高畫質紀錄片─「鄭成功古船重現」。22日台灣首播。
「鄭成功古船重現」首映會今天在台南全美戲院舉行。本片記錄全長30公尺的「臺灣成功號」,以傳統華人造船工法,重建仿原尺寸明鄭時期臺灣古船的建造過程。
同時,製作單位訪問了臺灣歷史學家陳信雄、「鄭成功傳記」作者英國作家克勒孟茲(Jonathan Clements)、「海上霸王國姓爺如何擊退荷蘭收復臺灣」作者美國學者安德拉德(Tonio Andrade),以及中國大陸廈門鄭成功博物館的專家,談及鄭成功在臺灣開啟的自主文化、航海商業與人文發展等,對後世的影響。
至於如何重現「臺灣成功號」的古船樣貌,臺南市政府特別派員到日本長崎縣平戶市松浦史料博物館,以全球唯一收藏「唐船之圖」畫卷中的臺灣船圖為藍本。
由臺南市政府根據松浦史料館收藏的清朝康熙年間遺留船圖,邀請海洋史及造船史學者專家考證,並由安平港80多歲的「木船達人」老師傅許欉,帶領多位技藝非凡的造船工匠們,遵循藍圖及史料進行施工,以熟稔的工法重現古船。
古商船重建,在材料、船體結構、船工技術與木材原料上,都應盡可能與鄭成功商船一模一樣,像是造船工隊仿古使用牡蠣殼燒灰成粉加上桐油,調成17世紀的自然「矽利康」為例,就是真實重現歷史。但古今木料的質量不同,需要改變設計結構,卻又成了一大挑戰。
他們以1:1比例方式復原打造,造船工期長達2年多,國家地理頻道製作團隊於片中運用大量的動畫科技,模擬17世紀臺灣船建造所使用的精良科技與獨步全球的造船技術,一方面向世人展現鄭成功時代臺灣與國際接軌的傲人史跡,同時也記錄了重建過程中所克服的艱難挑戰。
「鄭成功古船重現」紀錄片長1小時,22日晚上9時在臺灣首播,接著在亞洲地區35多個國家接續播映,預計將超過1億觀眾共同見證臺南府城,這個影響臺灣文化發展的關鍵城市,再次帶領臺灣展開文化的國際起航。
資料來源:中央通訊社 記者:黃慧敏、張榮祥 2011-10-20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