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2月22日 星期一

世界遊艇發展史總回顧

世界遊艇發展史總回顧

" Shamrock IV " 23—Metre Cutter
Owned by Sir Thomas Lipton. Launched 1903

英國中世紀時期,以愛好和平聞名的國王,「埃德加(EDGAR)」國王(942–975),他在世時曾以好幾年的時間乘著帆船繞行整個英格蘭群島,他充分地展現了身為一個航行水手應有的精神,在他完成航行壯舉之後仍在世的前幾年,他或許是建立起整個大英帝國航海風氣的始祖,進而造就之後整個大英帝國鼎盛的航海風氣.

然而,這時候的航行用船還稱不上「遊艇(yacht)」一詞;「yacht」這個名詞的起源是從古荷蘭語而來,主要指古挪威人航行時使用的「jaegt 」船,到了十七世紀時「yacht」一詞才被廣泛定義成為了載運皇家物品的交通用船或皇室成員的私人用船;在當時,此型船舶是用作載運英國皇室到對岸法國的交通用船;但在十七世紀初期以前,「yacht」一詞尚未被歸屬於特定的船舶,而只是在為了與短程航行用的船型有所區別時所產生出來的名詞.

到了西元1660年,英國查爾斯二世繼承王位時,荷蘭人民獻上一艘名為「瑪莉號(Mary)」的帆船,從那時候開始,造就了之後遊艇的發展與改良,「遊艇(yacht)」一詞也開始在英國為人所知。自從「瑪莉號(Mary)」抵達英國以後,各種大小的遊艇開始在英格蘭陸續被建造,排水量也逐漸增加。

查爾斯二世(Charles II)在位期間,遊艇已不僅是單純的船舶而已,更多了遊樂的性質。他將遊艇競速活動引進英格蘭,然而,激發荷蘭建造線條優美以及優異高速性能,之後被廣為認知的「遊艇(yacht)」的動機,是源自於它們國家的荷蘭東印度公司,也就是這家公司為英皇查爾斯打造了他生平的第一艘遊艇作為獻禮。而到了十八世紀期間,駕乘遊艇的活動成為貴族和富有仕紳的新興運動,尤其是在現今愛爾蘭的科克(Cork)近郊。而到了十八世紀末期,索倫特海峽(Solent)已成為為數眾多的英國遊艇的主要航行海域了,1812年時,在東考斯(East Cowes)的麥地那旅館(Medina Hotel),出現了第一家遊艇俱樂部。

然而,要到十九世紀時,經過了十八世紀中期的克里米亞戰爭(Crimean War)之後,遊艇運動才算真正開始熱絡。而十九世紀初期,許多遊艇的船型仍承襲十七世紀中期時的商用「獨桅縱帆船(cutter)」,不同的只是船型變得較大,但也更笨重;不過,隨著駕船航行活動的日漸普及,將船身輕量化的構想漸漸落實於船隻的建造上,穩定船身的壓載仍在,但構築船身的木料及板材則變得較為輕薄。

到了1850年左右,遊艇競速活動很快地變得相當風行,此時,一項很普遍的船體改善方式正被廣為施行,為了航行穩定而以碎砂礫作為壓載的舊式做法,已悄悄地變更成以安裝鉛塊替代,即便傳言說以鉛塊壓載會使得船身產生拉伸形變,也可能造成船於航行時隨著浪的起伏時,使得其運動慣性力過大。

沒多久,將船內壓載鉛塊移到船外(龍骨下)的新式船型誕生,自此,擺脫了舊式船形給人笨重的印象,新船型的船身變得更長,吃水變得更深,船寬也變得比較瘦窄,也更受到歡迎。而同時間,一股新的勢力正在在美國崛起,一個將船艏入水造型改得更尖銳且符合波形水線(hollow water-lines)的新船型設計理論被提出且被實踐,於是,在1851年,舉世聞名的「美國號(America)」落成下水,她於1851822日橫渡北大西洋,抵達英格蘭,贏得由英國Royal Yacht Squadron皇家遊艇俱樂部特別舉辦的邀請賽。在她的航行於維特島(Wight)期間,以極優雅之姿擊敗眾多舊式的「獨桅縱帆船(cutter) 」與「多桅縱帆船(schooner)」,大開其眾多水手們、建造者們、設計者們,以及帆具製造廠家們的眼界。隨後,著名的美洲杯國際帆船赛(America's Cup)便在「美國號(America)」船主於紐約遊艇俱樂部(New York Yacht Club)的催生下誕生。

由於「美國號(America)」的成功,使得舊式的英國遊艇悄悄地發生改變,許多新的設計都向「美國號(America)」看齊,漸漸地,在原有英式遊艇中僅存的中世紀風格特色亦不復見。

儘管美國在美洲杯國際帆船赛(America's Cup)誕生之前便有存在已久的遊艇競賽活動,然而美國本土透過這些國內的競賽活動,早已成就了其建造「單桅縱帆船(sloop)」而非快速「多桅縱帆船(schooner)」的巨大動力與能量。

時至二十世紀初期,舉目所見的競速遊艇,無論是美國或英國的,以及美國沿岸航行中的交通運輸船,多已採用較為簡潔的前後縱帆式設計,以取代舊式垂直於船身的橫帆安裝方式,此設計承襲於當年勝利的「美國號(America)」,可視為當代遊艇革新的開端,其成就之一便是造就現代競速遊艇的誕生。

        雖然英國在19世紀引發工業革命之後,英國人把螺旋槳和蒸汽機應用到遊艇上,產生了動力遊艇。然而,現代的遊艇產業實際上應於二次世界大戰(1950)後開始算起,當世界的航運業和造船業漸漸地從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噩夢中甦醒過來,當時一部分生產魚雷艇的工廠開始轉向民品生產,他們擅長的高速艇技術被轉移到遊艇的開發上來。如美國亨特(Hunter)公司在戰時是高速軍用艇的主要生產廠,戰後成為美國最大的遊艇製造商,在遊艇的性能和創新方面處於世界領先地位。英國的沃斯珀(Vosper)公司研製成功燃氣動力快艇,也曾風靡一時。但這種高速艇主要用於賽事和公務艇,還沒有進入家庭。但它們的小艇製造技術對遊艇產生極大的影響,如鋁合金艇的製造技術、膠合木結構艇的製造技術以及高速輕型發動機的製造技術。

        與此同時,日本綜合了二次大戰時使用的高速艇船型的優缺點,研製成功了耐波性優良的波形艇體。德國雷申(Lurssen)船廠對高速圓舭型艇體作了改進,成為義大利遊艇的主流形狀。

        二戰結束到1950年代中期的十多年間,世界遊艇的年銷售量約為3100艘,銷售金額約5270萬美元。至1950年代末,世界遊艇市場銷售為10多億美元。其中71%為木質結構的小型機動艇和帆艇,少量為鋁質結構的機動艇,大部分是作為現代遊艇萌芽特徵的舷外掛機動力艇。以美國為例,1965年,舷外掛機銷售量就達到64.2萬台,是美國當時歷史上舷外掛機年銷售量最高紀錄,並且至今未被打破。

        到了1960年代,世界經濟迎來了戰後第一個快速發展時期。西方發達國家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拉動了遊艇經濟的發展,開始了真正意義上現代遊艇的成長期。從製造材料上說,20世紀60年代前半期以膠合木結構為主,在後半期,玻璃鋼(GFRP, Glass-Fiber Reinforced Plastic)材料和工藝逐步成熟,對現代的發展產生巨大影響。

        這個時期,現代遊艇的發展以美國和義大利廠商為代表。最為顯著的技術創新是飛橋Flying Bridge)的發明和複式駕駛控制台的出現。這項源於美國人的發明原本用於漁船,它使得遊艇露天體積和面積都增加了30%,並因此革命性地改變了摩托遊艇(Motor Yacht)的類型。

        在義大利,1968年出現了第一批裝備複式駕駛控制台的遊艇。所謂複式駕駛控制台是指飛橋甲板上設置的第二套駕駛台,它具有與座艙中駕駛台聯動的功能。

         1960年代初期,這時候艇體外板都是採用航海膠合板製作,只有體積很小的艇才會採用玻璃鋼材料。這種用膠合板製造的遊艇的外觀線條很生硬,表面平坦,缺乏柔和的曲線過渡。這是1960年代在外觀設計方面受到的最為明顯的限制,1960年代後期,義大利等國從美國引進玻璃鋼材料和艇的製造技術,導致遊艇製造技術的革命性變化。玻璃鋼材料以其色彩鮮麗、親和力好、高強度、容易成型和可批量生產等特點,為世人所青睞。

         1970年代中期,這種外觀生硬的線條才因玻璃鋼這種材質在遊艇建造技術上的發展和生產成本的下降,而轉向更為柔順、美觀的曲線,以玻璃鋼為材料製造的遊艇開始進入市場,並得以迅速發展,所有當代最先進的科技產品與動力機器也都裝配到遊艇上,甚至利用風力的帆船也要配備小功率的馬達和自動導航的駕駛儀器。漸漸地,形成了完善的製造、銷售、修理、服務、金融、保險等綜合配套的工業和市場體系。加上遊艇展覽會活躍,遊艇俱樂部、遊艇碼頭應運而生。

        遊艇發展至此,已是當今世界僅次於私人飛機的高檔行走遊玩工具。在今天的歐洲、北美以及澳大利亞,遊艇已經是人們周末度假、休閑娛樂的一種工具。


資料來源:
1.  A Summary of Yachting History (http://www.jstor.org/stable/20543576)